第一百零四章 诘问(2/3)

一个郗逸之李跃自然不放在眼中,但背后的桓温就不得不掂量掂量了。

“非是在下搪塞,而是形势如此,张遇用兵谨慎,虽折损千余人马,但手上仍有三万之众,我军只有五千余人,能守住洧水已是不易,何谈进攻?跃兵败事小,耽误桓公之事,乃是大罪,若荆襄愿支援数千人马,在下定赴汤蹈火万死不辞!”

李跃客客气气的把球踢了回去。

五千人主动进攻深沟高垒的三万大军,这事放在哪里,都是自己占着理。

但郗逸之不是善解人意之人,步步紧逼,“黑云山加上轩辕山有四万之众,足以与张遇一战!”

此言一出,帐中诸将皆怒目而视。

能说出这种话,已经暴露出江东朝廷是怎么看待北人的,分明就没把黑云山当人看。

黑云山有四万人不假,但老弱妇孺占了一大半,这些人就因为郗逸之的一句话,全被推上战场?

这是让他们去送死!

似乎他也感觉说错话了,改口道:“拣选山上青壮与老卒,凑出两万人马,足以一战。”

李跃心中一动,此前桓温的信中,并不是这么咄咄逼人。

好歹桓温也是带过兵上过战场,不会这么愚蠢,黑云山的价值是呼应他日后北伐,而不是陷入江东的内耗之中,孤注一掷。

即便打赢了又能如何?

除了让黑云山成为众矢之的,李跃看不到任何好处。

“这是阁下之意,还是桓公之意?”李跃盯着他的眼睛,不再隐藏自己的气势。

每个从刀山血海里滚出来的人,身上都会沾染些煞气。

目光一碰触,郗逸之主动避让了,“桓公已将中原之事托付于某!”

桓温手上捏着江南半壁江山,既要盯着刚刚平定的蜀中,还要盯着建康朝廷,日理万机,不可能面面俱到。

“阁下请回,没有桓公钧令,恕难从命!”李跃懒得跟他多费口舌,今天别说一個郗逸之,就算桓温来了,黑云山也不可能整个压上去。

君子之泽,五世而斩。

郗鉴高风亮节,有匡扶社稷之功,没想到他的后代,沦落成如此模样,忘记了他们原本也是北人。

“你……”郗逸之面色涨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