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府库(2/2)

虽说荥阳是个好地方,离洛阳近,但离邺城也近。

别看黑云山现在风生水起的,那是因为人家根本没看上眼。

实力真壮大到一定地步,邺城羯人的铁蹄就来了。

雍州、并州早就不是汉人的地盘了。

曹魏时期,就从陇右迁徙了大量羌氐进来,永嘉之乱后,最大的两股流民起于雍州和并州。

并州流民涌入冀州,形成乞活军,雍州流民跟随李特兄弟南下蜀中,建立成汉,关中汉民所剩无几。

李跃想率众流窜进关中和并州,几乎是痴人说梦了。

拜石虎所赐,民、族矛盾空前尖锐,想要立足,必须倚靠本族群,然后吸纳其他族群。

本族群不强大,即便日后崛起,也会被别人摘了果子,或者,根本就没崛起的可能。

当然,关中并非没有汉民,却都被豪强控制。

指望他们支援没有名分的自己?

痴人说梦。

历史上桓温即便攻入关中,屯兵灞上,但这些豪强全都无动于衷,只有些许百姓响应。

以黑云山现在的体量,还能苟下去,若继续壮大,则必然会吸引邺城的注意了。

其实河北那边已经有人注意自己了。

此战还是枋头的氐人挑起的。

想多了,就有些头疼,李跃有种如履薄冰之感。

无论是寨主,还是流民帅,都不是那么好当的。

从走下黑云山的那一刻开始,就卷进着时代的洪流之中。

要么逆流而上,要么被吞没。

刘琨、祖逖、李矩、郭默、苏峻等等不都是如此吗?

说到底,李跃现在走的还是他们的老路,他们的失败,绝不是能力不行……

想了一夜,到了早上,微微头疼,这世道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

现在的黑云山不能太招摇。

一夜平安过去了,黑云山与季家堡渐渐信任。

晌午时分,李跃令士卒熬粥,分给季家堡的人,无论以前如何,现在他们都是自己的族人、袍泽。

到了中午,徐成终于清点完府库,脸上乐开了花,“大喜,府库中有豆、粟整整了五万七千石!金银钱帛堆满府库,不可胜数,另外还有七千斤铁,三百斤盐!”

难怪季雍野心这么大,家底如此丰厚。

乱世遭殃的是寻常百姓,而不是这些豪强。

一个季家都如此丰厚,更不用提郑家、王家这些几百年的士家了。

所以薄武先跟荥阳地界的豪族们通气,无疑是明智之举。

不然即便自己攻下季家堡,也过不了他们这一关。

有了粮食,李跃感觉压在头顶的巨石落下,“人口,人口清点出来没有?”

麾下四十三名屯长,也就识字的人不多。

识字且头脑灵光的也就徐成一个。

“属、属下人手不足,只清点完府库。”徐成一脸惭愧。

李跃倒没有见怪,这年头能从一数到二十就不错了,更不用说几千几万的大数字了,“把山上的月姬等十三人请下来。”

旁边的亲兵领命而去。

李跃思索了一番,“将府库中的金银钱帛分成六份,枋头、广宗、陈留各去一份,两外三份送给薄统领、郑家、王家。”

徐成一脸肉疼,“将军自己不留一份儿?”

“我要这些东西何用?”李跃反问。

金银钱帛花出去,才有价值,藏在库中,连废铁都不如。

人敬我一尺,我还人一仗。

黑云山最艰难的时候,是广宗、陈留接济自己。

枋头虽说有利用自己的心思,不过结个善缘也不错。

多个朋友多条路,将来自己混不下去了,投奔蒲家也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