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5:《王爷的新娘》(2/2)

“爹,你说安王对镇南大将军真的有情谊吗?”

情谊?

莫珍珍好似从莫相的眼中看到了反问和疑惑。

兴许是从莫珍珍的身上找到了教育后辈的乐趣,莫相倒也没吝啬指教她。

“文臣世世代代,武将三代必斩。”莫相这是什么意思呢。

意思是一个家族若他每一代都出文臣这没事,就像莫氏,如今在朝为官的莫氏有七人,这还不算侯府这一支。

这些文官都被外放了,看似远离政治中心,实际手握实权,这便是朝堂上一直有人的好处。

而上位者对此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但是若是武将家传了三代,且代代都有名将出现,把朝廷的军队经营的像是他们家自个儿的一般,这换成任何一个上位者都无法忍受。

所以为什么这京中的武将家里总想改换门庭督促家中孩子读书考科举,原因便是此。

莫珍珍知道这个道理,她明白功高盖主的后果,甚至她之前也曾猜想过,镇南大将军的死是不是也有皇帝的手笔。

但是当时她对安王和镇南大将军的婚事真的没多想。

毕竟这个时代,虽然有男子和男子相好的事情发生,但是正儿八经的结婚,且还是皇子下嫁的情况,谁能想到这其实是一步棋,一场算计?

不过思路一打开,很多事情莫珍珍自己想想也都通了。

然而这一通,她就起了一身汗毛。

不是莫珍珍阴谋论,实在是唯有这种想法事儿才通顺。

不过光凭想象无用,莫珍珍需要证据。

因此她问莫相。

“民间传安王是皇帝最喜欢的儿子。”

“安王是第一个封王的皇子,她母亲是李将军府的庶女,是因嫡女入宫七年无子,被替补送进宫的,一开始不过是个宫女罢了。”

莫相答非所问,莫珍珍却听懂了。

皇帝既然忌惮镇南大将军,那又怎么可能不忌惮李将军家?

而起高门大户的女子日常都是有请平安脉的,她们的身体绝对没问题,那为什么七年无子?这里面是不是也有来自皇帝的忌惮在其中?

那后来为什么又有了安王?

像是看出了莫珍珍的疑惑,莫相补上了最关键的一个‘已知条件’。

“安王出生的前两年李家军战败于关门,丢了两座重要的城池,后来是老镇南大将军(镇南大将军他爹)力挽狂澜临危受命,花了大半年的时间重新把胡人打出关外的,被封镇南。”

李家吃了败仗不管是名声还是军队都受损严重,反倒是镇南大将军家崛起了。

因此李家送进宫的庶女有了身孕怀了孩子,生下了个孩子且有了被皇帝宠爱的名声。

皇帝这是想干嘛?捧杀?还是另有谋划?

其实这之后莫珍珍能想到的就比较模糊了,实在是未来瞬息万变,从结果往回推,凭什么皇帝就能那么笃定,镇南大将军会喜欢上一个男人,还是他的这个儿子?

看莫珍珍皱着眉头一副百思不得其解的样子,莫相这个官场上的老油条再次提点了莫珍珍一句。

“想要搏一个从龙之功,不光需要看皇子的品貌才情如何,更要看皇上想要除掉哪家,避开那些让皇帝看的不顺眼的人或者是势力,下一任皇帝就差不多是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