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90章让0姓有字可识有书可读(1/2)

八月十八,宜祭祀、求财、交易、出行、乔迁、见贵。

历经十数日,中书、枢密院、三司带头,终于将《兵政三百条》的成果总结出来了。

厚厚的一本册子,满是数据,足足有三万余字。

册子中详细记载了《兵政三百条》每一条措施的作用以及半年来取得的成果。

如何增加官员升迁的考核年限,如何减少贵族子弟的门荫名额,如何裁减无战斗力的兵丁,如何变兵为民,并让当地州府其提供生计?

还有,这半年来节省了多少军费,朝廷赋税整体提高了多少?国库开支减少了多少,三司的进项又多了几例?

……

一条条,一件件,皆在书册之上。

此条例,虽然还略有瑕疵,但绝对算得上大宋百年来最成功的一次改革。

这就是雷霆手段的效果,保大舍小,上行下效。

若当初赵顼缓慢行之,可能早就因为各种阻碍而将新法废除了。

赵顼大喜,当即命令道:“速速将此书册印发到各个州府,要让全朝官员都看到变法的效果和作用!”

翌日。

闲适下来的赵顼在司马光的陪同下,来到了国子监刻书馆。

在大宋,由于崇文抑武,读书之风甚是兴盛,刻书机构非常庞大,也因此养活了一大群人。

仅仅官方刻书就有很多衙门。

国子监、大理寺、进奏院、刑部、礼部、尚书度支部、太史局等都有专门的刻书机构。

另外,在地方上,各路使司也都有专门的刻书机构,各个州府的书院、州学、府学、县学、军学等也全都刻书。

至于民间刻书,就更加繁荣了!

书坊刻书、私人刻书盛行,就连寺院、道观也刻书。

还有人,文章诗词写得并不怎样,但也......

第0090章让0姓有字可识有书可读

想着流传后世,便自费刻版印书,送给亲朋好友,代为宣传。

也有的藏书人,酷爱古书,不但藏书,还珍藏书版,家中满满都是珍稀古籍,有的书籍连朝廷都都没有,官员只能借来抄录。

在大宋各个大城市的繁华街道上,从头走到尾,至少有一家是酒楼,一家是茶馆,两家是瓦子,三家是书籍铺子。

书籍,对大宋的读书人来讲,就像柴米油盐般,不可或缺。

此时,大宋的凋版印刷技术已经臻于成熟。

而毕升发明的泥活字,已经记录在很多书籍中,但并不好用。

因为大宋书籍对书籍的装帧美感要求极高,活字排印虽然省事儿,容易造成排字行距不齐,大小不一,甚至印纸墨色的浓澹不均匀等情况。

故而,活字印刷术,一直都没有大范围普及。

国子监所印之书,乃是所有刻书机构中最好,价格也最贵的。

《大宋月刊》便是在国子监刻书馆印刷装帧,还有朝廷向各个州府传递书诏谕旨、官员升迁、章奏谢表、战事信息的邸报,也是在此印制。

赵顼和司马光一进到院内,便闻到一股浓浓的墨香味。

一旁忙碌的刻工、校勘纷纷停下手头的事务向赵顼行礼。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