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42章御史中丞的最终人选求追读(2/3)

仁宗时期,王安石便名声在外。

但凡和王安石打过交道的官员,都有一种感慨:此人确实有大才,但不宜共事。

唐介是耿直,王安石则是拗。

拗的意思是,你必须听我的,不听我的,我就说到你听我的为止。

并且,王安石善于说理,气场强大。

虽然生活上不修边幅,甚是邋遢,但在政事上绝对有洁癖。

他若为御史中丞,那绝对会以圣人的标准要求百官,中书、三司和枢密院没准儿都要被其牵着鼻子走。

这谁能顶得住!

韩琦等人皆不愿受其监管。

而从唐介的角度来看,其选择又是正确的。

王安石只要上任,迅速便能让御史台变成一个做事高效,弹劾上谏也高效的衙门。

曾公亮一脸无奈地说道:“官家,若唐子方的背疾并无大碍,老臣认为还是由他担任御史中丞最佳!”

其他人也纷纷点头,王安石一出来,他们便感受到唐介的好了。

唐子方当谏官,最多也就是铁面无私,公事公办。

而王安石当谏官,别人坐在那里一动不动,他都能找出一堆过失。

无功,便是有过。在他眼里,不向圣人靠近的行为,都是错误的。

比如,娶小妾,喝花酒,看女相扑,在办差中偶尔......

第0042章御史中丞的最终人选求追读

划划水……

这些都是不可饶恕的行为。

赵顼听着众臣的讨论,突然流露出一抹坏笑,喃喃道:“言辞犀利,擅写奏疏,人缘不好,但甚有能耐,还不怕得罪人,这不就是天生的谏官吗?”

赵顼早知王安石之才。

自从其入京后,一直都在思索让其担任什么官职,而今突然发现,他真的很适合做御史。

“咳咳……”

赵顼干咳一声,道:“朕决定了,免去王陶御史中丞之职,任命为翰林学士,任命王安石为御史中丞,让二人做上一段时间再说。”

当下,大宋虽然吹响了变法的号角,但除了精兵简政外,并无更多的措施。

韩琦等人也并未献出更多良策。

赵顼想着。

没准儿让王安石这条鲶鱼在百官中搅和一番,大宋朝廷还能焕发出新的生机呢!

在他心里,有一个不足以向百官道的比喻。

如果将文武百官比作为朝廷为天下黎民拉磨的驴。

唐介可能是一道道冷厉的吆喝声,或者一根蘸着盐

水的鞭子。

王安石不一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