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1章,自带干粮(1/3)

“这位是……”

“这是我们家少爷。我们少爷讳姓裘。”

“原来是裘公子……”

金秀珠负责充当介绍人。她很好的演绎了这个角色。

她很聪明。知道如何抉择。

她已经没有退路。只有跟着张庸才能活命。

如果张庸将她踢出去,她肯定会死在自己人的手里。日本人绝对不会留情。

“坚持十年,日寇就会投降。”

“你们高丽人也可以获得新生。你们可以重新建立自己的国家。”

这是张庸告诉她的。

她深深的相信了。并以此作为动力。

事实上,她也只有依靠这个信念活着。否则,她就是行尸走肉了。

“请!”

“请!”

车马行老板非常热情。

他这个车马行,其实就要倒闭了。就等着有人来接盘。

现在终于有人来了,老板当然是非常期待的。看对方有那么多人,相信对方需要的地方会比较大。

恰好,车马行可以满足“裘公子”的所有需要。

偏僻。

宽敞。

空地多。

还安装有电话。

在当时,安装电话并不容易。

除了需要给很多钱,还需要有专门的线路。

“老板,你说吧,多少钱?”

“八千大洋。”

“七千五。”

“成交。”

车马行老板倒也痛快。

主要是张庸给出的价格,是他非常乐意接受的。

张庸也不在意。

花的都是保商银行的银票。

这种银票既然无法带出华北,只能是就地消化了。

对于八千大洋,他是丝毫没有在意。

刚才过来的时候,他已经发现了,北平这边完全就是蓝海啊!

到处都是小红点。

到处都是日本人。

随便扫一眼,都有无数的油水。

毕竟是曾经的北洋政府首都。还有明清两朝的底蕴。

隐藏在北平的日寇,说不定比上海滩和金陵都要多。

眼下,日寇的重点攻略对象,就是华北。当然会在华北投放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谍报也是如此。

除了已经露面的松井公馆,还有多少隐藏的日寇谍报机关,没有人知道。

日寇军部对各种谍报机关,采取的都是自由放养的管理方式,任其野蛮生长的。只要你有本事,你发展到几百人、几千人都可以。

那一个个的公馆,说白了,其实都是自己拉起来的草台班子。

交钱。接盘车马行。

对其进行简单的改造。改成适合一百人居住生活的状态。

囤积物资。

安排警戒。

这个地方还是比较适合驻守的。

周围相对空旷,有利于观察。如果有敌人出现,也可以提前发现。

如果敌人试图迫近,可以用步枪远距离问候。

不过,这里是北平,不是天津卫。轻易不能响枪。否则,可能会引来大量军队。

驻守北平的二十九军兵力是非常充足。光是城内,可能就有上万人。加上警察署,还有保安队,三四万人武装力量绝对是有的。

否则,如何控制偌大的北平城?

加上五原手枪团这样的特殊力量,可以确保北平安全。

在南苑、宛平等地,二十九军也驻扎有大量的兵力。但是宛平城外,日寇也驻扎有一个联队,兵力超过三千人。

这个日寇步兵联队是怎么来的。为什么能驻扎到宛平城外,张庸实在是搞不懂。应该是二十九军退步的太多了。

宛平城距离北平才多远?步兵一个冲锋就能杀到。

此举,等于是让日寇将刺刀顶在了自己的喉咙上。

无法理解。

匪夷所思。

将外面的招牌也改了。改成裘千尺车马行。

为什么叫这样的名字?呵呵,你猜?

留下一半人负责搞卫生,张庸带着曹孟奇、吴六琪,还有五个老手,静悄悄的行动。

刚刚才支付出去八千大洋,当然要尽快的抢……

不对。是赚回来。赚……

张庸瞄准的目标,就在到来车马行的路上。

是一家卖绸缎布匹的老板。系统地图提示,这个家伙是妥妥的日本人。看起来似乎也很富态。

就是他了。

来到北平城以后的第一个肥羊。

开门大吉。

张庸慢悠悠的走进去。

胖乎乎的日谍老板立刻殷勤的恭迎上来,“这位公子,您是要……”

“随便进来看看。”张庸随意摆摆手。

“请,请!”

老板很热情。准备给张庸介绍各种布料。

张庸却是开门见山。

他是来抢……不对,是来赚钱的。没有时间浪费唇舌。

省却所有前戏。直接进入关键环节。

“老板哪里人?”

“昌平那边的。”

“我说的日本那边。札幌?秋叶原?”

曹孟奇:……

吴六琪:……

队长,你能换点新鲜的吗?为什么每次开口都是札幌?你到底是对这个札幌记忆有多深?

还有,秋叶原是什么鬼?

“这位爷,您说笑了。我没去过日本……”

“我没说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