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节 搅局(2/5)

“周都督,你再等两天,看看天子还有没有兴趣看看水师。如果他不想看了,你们就沿河而下,转驻广陵、吴郡一带,我大汉前往三韩、倭国做生意的商人的安全就由你们负责了。届时有一些游历的学子也要跟着你,你花几年时间,把海外的事情搞清楚一些,绘成海图,为下一步做好准备。”曹冲笑道:“你放心,仗有你打的,不要把眼光总是局限在我大汉这点地方,海洋,比陆地要大几倍,海外千奇百怪的国家多得很,海里的宝贝也多的是,有你眼花的时候。”

“多谢大将军,多谢骠骑将军。”周瑜心花怒放,连忙应诺。

“趁着还没有起航,和你的夫人多团聚几天吧。”曹冲起身,开了个玩笑:“等你出了海,可就是一年两年回不来的。”

“将军说笑了。”周瑜有些不好意思的摇头道。

“先给你几年时间去打天下,等你不想打了,还回许县——不,可能是回洛阳,或者是长安了,三公九卿等着你。”曹操哈哈的笑了,算了给周瑜一个承诺。周瑜原来就是九卿,他如果立了功回来,九卿不过是本份,三公才是嘉奖。周瑜心知肚明,以曹冲新政的格局来看,自己肯定不能做丞相,十有**是继从祖、从伯之后做周家第三个太尉,连忙致谢。

有些虎头蛇尾的阅兵大典完了之后,曹冲父子赶回去参加属国的赏赐。天子受了点惊吓,直接把这事交给了丞相府,丞相曹操、副丞相曹丕、大鸿胪韩嵩出席会议,太子少傅张昭代表天子参加,骠骑将军曹冲旁听。当然了,他是存心要来搅事,天子不让他旁听他也要找个理由混进来。

原来这些会议都很简单,大汉朝对这些属国一向很客气,送点三文不值两文的贡礼来,然后就十倍百倍的赏赐,反正赏得你们开心算完,大汉的天子再穷也不差这点钱。不过这次会议因为喧宾夺主的曹冲的几个提议,会议流程有了根本性的变化,而使会议的气氛有些异样。

曹冲提议,属国的赏赐,不得超过贡物价值的两倍,前提还是鉴定他确实是属国或者是外国的使者,否则只能按市价返回。他的理由是,这次大秦等西方诸国的使者当中就有是商人假冒的,他们图的就是大汉朝的大方,随便送点东西当贡物,然后拿一大堆的赏赐,比做生意合算多了,这种假冒伪劣的事情不能容忍,损失点钱是小事,被人当傻帽可不成。

至于大汉国境内的属国,也被曹冲分出了三六九等,就跟去年的救济一样,编入大汉户籍的,一略重赏,那些和大汉关系融洽,臣服度较高的,也不错,而只挂了个名就来讨赏的,比如匈奴,对不起,赏得就很限了,至于鲜卑这样的,赏赐只能等于物价,甚至不足。他在会议上大明大白的说,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一句话,属国就是属国,不要想和大汉的子民相比。你们要想享受和大汉子民一样的待遇,那就先做出和大汉子民一样的贡献。他还告诉那些属国使者,以后你们部落内部的事,可以按你们部落内部的规矩处理,但是涉及到我大汉子民的,必须按我大汉的律令处理,否则别怪我们翻脸。

他的话,象是一滴水浇进了滚烫的油锅,顿时炸了。

西南部益州境内的几个属国还好一点,他们这几年从贸易中受到了许多好处,去年的雪灾中又受到了几乎和大汉百姓同等待遇的救济,不仅普通百姓感激涕零,就连他们那些部落的头领现在也眼红于大汉商户的富庶,恨不得现在就拥有大汉的户籍证才好,因为他们和大汉人做生意,要比大汉人多交一道税,如果成了大汉人,不仅可以少交这一道税,还可以享受到更多的好处,比如在路上进驿亭就能吃到更好的饭菜,还能少花许多钱。

至于凉州的羌人,他们早就意识到了属国和成为大汉子民的区别,去年西凉的雪灾虽然不是很严重,也受到了朝庭的救济,从益州、荆州运来的粮食沿着渭水源源不断的进入西凉,在凉州刺史贾诩的安排上,井井有条的进入各郡各县。羌人很快就发现了待遇上的差别,汉人拿到的救济能保证他们活到下一次收成,七十以上的老人居然还每人二斤肉,让他们过年。而他们羌人拿到的最多只有汉人的七成,只能勉强饿不死,根本不可能象汉人一样吃饱。有些羌人红了眼,习惯性拿起刀就想去抢,结果还没得手,就被早有准备的汉人迎头一阵痛击,他们告到护羌校尉韩银那儿去,又被韩银一顿臭骂,还杀了几个人立威。通告全境,再有类似事件发生,杀无赦!不光要杀抢劫的,连整个部落都杀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