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节 激动(2/4)

曹操抚着胡须想了想,又看了一眼曹冲,笑着说道:“仓舒,你以为子桓此计如何?”

曹冲连忙笑道:“兄长此计,先礼后兵,更显我大汉礼仪之邦的风范,当然是好的。”

“既然如此,你们看谁出使比较好?”曹操笑道:“仓舒,你府中的那个蒋子翼怎么样?”

曹丕一听,皱起了眉头,轻轻的咂了咂嘴,摇了摇头,一副不同意却不好反对的样子。曹冲见了,笑道:“子桓,不是说了吗,有什么话你就说,不要说半句留半句的,显得生份,这里又没有天子,说错了也不会杀你的头,有什么好怕的。”

曹丕有些为难的笑了笑,歉意的看了一眼曹冲说道:“仓舒,不是我对你有什么看法,那个蒋子翼……恐怕不行?”

“为何?”曹冲反问了一句,听起来似乎很随意,并无不快的意思。

“蒋子翼挟纵横之术,诡辞逼人,却不知圣人仁义,恐怕不能体现我们的本意,万一和鲜卑人说僵了,不仅害了他自己的性命,也有损国威。是以,我觉得不妥……”曹丕吞吞吐吐的说道。

曹冲挑了一下眉毛,眼珠眨了眨,若有所思,却没有反驳。曹操听了,一时也没有说什么,顿了片刻才说道:“那子桓你觉得谁比较合适?”

曹丕细细思索了一回,抬起头说道:“涿郡卢子家(卢毓)学行皆优,对鲜卑的事情颇为熟悉,又正当壮年,我以为……可使。”

“卢子幹之子?”曹操想了想,很快就反应过来。

“正是。”曹丕笑道:“其人正在我府中任贼曹,精明干练,又通晓胡人之事,正是合适。”

曹操笑了,转向曹冲说道:“你觉得如何?”

曹冲看着曹丕,见他虽然在笑着,眼中却有些急切,知道他必定认为以此形势之下,说服鲜卑人来朝不是什么大问题。而卢家是涿郡的大族,卢植学问好,他师事大儒马融,和郑玄是同学,授徒以千数,刘备、公孙瓒都是他的学生,不光是在涿郡,就是在整个大汉国卢植的学问也是屈指可数的几个高人之一。他不仅学问大,而且带兵打仗平定黄巾,和皇甫嵩、朱俊当时并称三杰,虽然因为宦官索贿不成而被下狱,名声却是更响了,威望高得就连凶悍的董卓也要让他三分。他不仅在大汉招牌亮,就是在乌桓、鲜卑人之中,名头也响,一方面是他的学生公孙瓒战斗值超高,另一方面是他晚年隐居于上谷军都山,不少乌桓人鲜卑人都知道他的学问大,很敬重他。曹操北征乌桓经过涿郡时,还要特地关照涿郡太守照顾卢植的家人,可见一斑。

曹丕拉拢了卢毓,可以说,就是拉拢了涿郡的士子,就是拉拢了整个幽州的个幽州的士子,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甚至拉拢了整个北疆的士子。

这就是大儒、名士的影响力。

曹冲虽然奇怪赵云担任了涿郡太守居然没有把卢毓招到府中任职,可是他现在面对着曹丕却只能点头应是:“此人正是最合适的人选,兄长的眼力确实过人一等。”

曹丕笑了,透着一丝得意,第一次感到自己在曹冲面前占了上风,这种感觉确实比较爽。他摆了摆手笑道:“仓舒说笑了,我不过是因为要征辽东,所以对幽州的士人略微熟悉一点罢了,哪里有什么过人一等的眼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