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六十二章 谈判僵持(2/4)

“然后就是芳林阁的书画听说陛下得到了,那么太上皇别的珍宝呢?老奴可是记得当时装了三百多箱,还有提前送去巴蜀的两千六百多箱,差不多有三千大箱了,这可是大唐历代皇帝传下来的珍宝,李邺怎么能把它据为已有?他可以留一部分,但至少大部分都应该归还皇宫。”

大唐皇宫的珍宝不光是唐朝积累下来,最重要是继承了隋朝的珍宝,隋朝统一天下,几乎把天下所有珍宝都囊括入皇宫,至少有上百万件之多。

如果说历代皇帝陪葬了一半,那至少还有数十万件珍藏。

李邺只把一点点送去江南拍卖,就换取了大量铜钱作为军费,它们的财富价值可想而知。

目前这数十万件宝贝流失在外,其中六成被李隆基提前送去了巴蜀,他自己最喜爱的珍宝有三百多箱,一直跟随在他身边,现在也在李邺手中。

其他四成的宝物无法带走,落入安禄山手中,但最后攻破洛阳后,大部分还是落在李邺手中,幽州也有一小部分,落到了李怀仙手上。

另外,还有宝物一些被叛乱将领们得到,散落各地。

说到宝物,李亨倒是也颇为动心,他点点头,“可以和他们提一提。”

次日,谈判继续进行,果然不出所料,在财权归属上,双方出现了僵持,政事堂无论如何不肯放弃定税权和转运权,双方都不傻,深知制定规则和钱粮在手的重要。

在财产分割上,双方倒是很痛快达成了协议,官田归地方官府,军田归剑南节度府,朝廷不染指,矿山、森林什么的,都归剑南节度府,唐朝地域广阔,朝廷不在乎这点矿。

刑律权双方也达成了协议,遵从大唐律例,正常情况下死刑复核权归朝廷,但关陇律政司在剑南道和山南西道设立了巡视提刑制度,有权对任何案件进行复核,一旦被巡视提刑官复核的案件,最终审核权归关陇律政司。

谈了整整三天,基本上各方面都谈妥,就是财权的定税权和转运权没有谈妥,双方都不肯让步,僵持住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