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二章,燕京动态。(2/4)

武行欣慰地道:“这就对了!此事不一耽搁,你今天就动身!此后高丽局势必然大乱,现在的联络方法是没法用了,我会启用之前的联络方法,你要将这一点告知刘智亮将军。”“是!”甄日乾应诺一声,看了一眼武行,转身离去了。当日天晚些时候,甄日乾便帅同四名密卫沿汉江西下。

第二天,之前穿插到汉江南岸夺取了广州的几万契丹军精锐撤了回来,就在当天,辽国大军与高丽大军便开始北侧。十几万高丽大军以及数十万高丽百姓退到了开京,也就是现在的开城地区;而辽国大军则继续北侧,高丽军民站在高处仰望着滚滚尘头漫漫旌旗北去,心里都无比沉重,有的百姓还呜呜地哭泣起来。

不久之后,不好的消息便从南边传来了,大军这一撤,倭人立刻四面出击,之前光复的所有领土重新沦陷,可是奇怪的是倭人并未像之前那样烧杀抢掠刮地三尺地掠夺了,反而施行了柔和的政策,倭人扶植当地傀儡,并且还给百姓免除了之前高丽统制时征收的许多苛捐杂税,一时间很多百姓竟然觉得倭人统治之下实在比之前还要好一些!

倭人并没有急于攻打开京,似乎并没有要攻打开京的意思,大军只是专心致志地屯兵开京以南的地区。

视线转回到天京新城。

各地的主将以及主官齐聚汴梁,与杨鹏一道商讨军政大事。会议上杨鹏决定对天下的军队的分布做出一定程度的调整,调整之后变成:第二、第三军团继续留守燕云十六州,第四第五军团依旧守备淮南,直属军团如今有四十万大军了,十万杨家军军全部布置在陕北,曹俊的五万破锋军防御雁门关,高虎的五万陷阵军布防银州,另外二十万直属军团将士以及玄甲军分别屯驻在并州和沧州,做为战略预备队随时支援各方;第五军团守备山西南部,第六、第七军团屯驻并州府,随时援应各方,第八第九军团守备西宁州至凤翔府一线,至于渭南则交由投靠过来的那些原宋军将士守卫。

军队的布防情况便是如此,会议上众军事委员会还通过了在渭南、渭北各设一百座军府的决定,以加强各地的防御力量。如此一来,加上山西和河北的军府,共计四百零五座军府,四十万后备兵力。

抚恤方面没有什么好说的,相关部门早已按照之前的规定执行妥当了,只是在大会上向杨鹏及所有重要文武官员说明了一下,花费着实不小。

内政方面,各位地方主官汇报了各自的情况,其中情况最好的自然还是燕云十六州和琉球,农业注定要获得大丰收,预计府库将增加至少六百万担粮食,工商情况继续向好,不过发展却减慢了很多,单就海上贸易的收益预计今年便有超过八百万两白银;其他地方,山西的发展是最快的,毕竟山西的底子最后,工商农业等等势头十分迅猛,而山东、两淮却也并不逊色,这两地仗着靠海上交通的优势,贸易收益正呈直线上升,燕京的情况中规中矩,也还不错;至于渭北、渭南这些新晋纳入版图的地方,百废待兴,暂时还只是消耗资源,难有收益。

整体情况虽然不错,不过问题也是不少,其中尤为严重的是渭南渭北那两片地区,城垣以及基础设施破坏极为严重,人口流失严重,之前的粮田十之**都已抛荒,恢复建设所要消耗的资源将是极其庞大的!再加上其他各地发展所需的资金,这几年之内燕云的财政依旧会是入不敷出的,好在之前有大量缴获积累,而最近这一场征战,也收获颇丰,因此财政还不至于出现问题。

最后大家就最近两年的发展方针进行了长时间讨论,最后达成了一致,认为前一段时间燕云发展过于迅猛,应当暂时停下来消化吸收发展内政,于是最近两年的整体方针便定为:和睦邻里,发展经济,吸引人口回流,大力开垦荒地;军事方面,加强训练,整军备战,做好大战的准备。

长长的会意开完了之后,抬起头来,发现居然已经到了晚上了。杨鹏呵呵笑道:“时间过得真快啊!”众人也不禁一笑。杨鹏扬声道:“来人!”一身甲胄容貌俏丽的飞凤女卫队长蒋丽快不进来了,抱拳拜道:“主人有何吩咐?”

杨鹏笑道:“时间刚刚好,叫下面准备酒菜上来!”蒋丽应了一声奔了下去。

杨鹏笑着对众人道:“大家好不容易来一趟,我请大家好好喝一顿酒!”众人笑着抱拳拜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