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六章,趁其不备(2/4)

杨鹏一愣,“你说他们有火炮?”武行点了点头,“倭人之所以一路势如破竹,其实很大程度就是借重了火炮的强大威力,否则虽然高丽人战力羸弱也不至于这么短时间内就被打得几乎到了亡国的地步!”

杨鹏皱着眉头,“火炮?”抬起头来,“和我们的大炮一样?”“是的,属下在契丹人的营地看见了他们缴获的倭人装备,其中就有火炮,虽然比之我们的大炮略小一些,不过整体却是相当。”

杨鹏感到十分不解,若说契丹人的大炮是因为看见了燕云的火炮而集中国内工匠仿制出来的,那么倭人的大炮又是从哪里来的,难道历史上的日本竟然这么早就掌握了火器?这绝不可能!

暂时压下这些想法,抬起头来道:“你继续说。”“是。属下让那些隐杀千方百计地抓了一些倭人俘虏,从那些人口中了解到了倭人的一些情况。倭人的什么天皇只是一个十五六岁的小孩,不过却十分聪慧智谋不凡,两年前突然出手除掉了大权独揽的权臣,随后便对整个国家进行改造,制定了以征战为基础的国家制度,国家的所有政策全部向征战倾斜,其中最核心的政策便是只有军功才能获得爵位获得土地,同时实行募兵制,提高对普通士兵的待遇,据说如此一来,整个倭国焕然一新,军队战力大大提高。”

杨鹏皱眉道:“一个十五六岁的孩子能有这么大的能耐?”武行道:“属下将那些俘虏分开来分别讯问,得到的内容基本上都是如此,想来不会有假。”杨鹏思忖片刻,微笑着对武行道:“你做的很好,这么短的时间便了解到了这么多的情况,难怪钱乐天他们都对你推崇有加!”

武行笑了笑。杨鹏想了想,“你就跟在耶侓观音身边,继续了解倭人的情况,”看了武行一眼,“不过这一次可别这么长时间都没有半点音信,隔一段时间就发一份报告回来,没有新内容也没关系!”“是!”

“另外,你告诉耶侓观音,她在对付倭人,我是绝不会乘这个时候对他们辽国发难得巧意气的,叫她放心,我用大哥的名义向她保证!”武行应了一声,随即道:“燕王若没有别的什么吩咐的话,属下便不打扰燕王休息了。”

杨鹏点了点头,“你也不用太急着赶回去,在榆关休息一两天再走吧。”武行笑道;“多谢燕王关心,属下不辛苦,”随即抱拳拜道:“属下告退!”杨鹏点了点头,武行离去了。

杨鹏见刘智亮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样,笑道:“刘智亮,有什么话直说无妨。”

刘智亮抱拳道:“大哥,小弟觉得大哥实在不该为了一个女人而放弃如今这样的大好机会!”杨鹏一怔,随即明白了,刘智亮八成以为自己因为耶侓观音的原因而不趁目前辽国与倭人大战之机北伐辽国。一时之间也不知该如何解释,其实平心而论,就目前的局势来说北伐辽国确实是大好时机,一举打败这个强敌,燕云横扫天下便少了一个最大的敌人,可是杨鹏毕竟不是思维不同,要他间接帮助倭人,这种事情他无论如何也做不出来。可是他的这些理由是没法说的,却又不能不向将士们说出个道理来,否则的话将士们只怕都以为他是因私废公因为私情而放弃了这样一个绝佳的机会。

杨鹏突然响起王老志的话,灵机一动,说道:“王老志擅长推断将来,据他所说,将来对我们构成重大威胁的并非契丹人,而是倭人。我原本不信,可是从目前各方面的发展来看,却不由的我不信!如今契丹人的威胁虽然还很大,可是却已经处于迅速衰退的过程中了,而那倭人去来势既猛,大有后来居上之势,若不乘这个时候遏制住倭人,将来等他们做大了,再要消灭他们只怕就要多花好几倍的代价!因此我才决定不乘这个时候对辽国用兵,反而在一定程度上协助他们!”

刘智亮听了杨鹏这样一番话,登时豁然开朗了,古人有一个好处,就是相信算命图谶这一类神神秘秘的玩意儿,杨鹏用王老志的那些预言来作为理由,刘智亮便深信不疑了。抱拳道:“大哥深谋远虑,小弟竟然还以为,还以为……,哎,实在是太不应该了!”

杨鹏笑道:“你有这种想法也是人之常情。”随即有些茫然,搞不清楚自己不愿乘辽国危急之际突击其西京道究竟是否真的就是如自己所言那般?真的仅仅只是因为自己曾经的经历和认识而没有丝毫个人感情成分在内?自己也是想不明白,随即想是也好不是也好又有什么关系呢!

笑了笑,抬起头来,对刘智亮道:“你们这一支兵马要做好出击的准备,一旦契丹人提出请求,立刻出兵援救,在这件事情上,我们和契丹人可以说是同仇敌忾!”“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