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章。制造镜子。(2/4)

等那水银和锡都融化了,杨鹏长吸了一口气,这才屏气走了过去,把小炉子里的火弄灭了。杨鹏屏气用棍子搅拌液态的水银和锡,发现二者已经互溶,成为了锡汞齐合金。杨鹏憋了一会气就走到远处透透气,然后回来操作。这样来回跑了十趟,杨鹏发现锡汞齐冷却凝固了,成为了一摊固态金属。

杨鹏去玻璃作坊里取来一块人脸大小的平板玻璃,作为镜子的模板。他回到院子里,再次加热熔化锡汞齐合金。等锡汞齐合金变成液体,杨鹏找来一把小刷子,屏住气息将锡汞齐合金刷在了平板玻璃的一面上,刷了厚厚好几层。

每刷几下杨鹏就要去远处透气,刷人脸大的玻璃用了杨鹏一刻钟。然后杨鹏等玻璃上的锡汞齐凝固。等了半个小时,玻璃上的锡汞齐变成了固体,杨鹏举起那片玻璃正面一看,清楚地看到了自己的脸庞。

来到这个世界这么久,杨鹏还是第一次看清楚自己的样子。。那镜子没有后世的铝镜子明亮,有一点点暗,但足以看清自己的毛发肤色了。说它暗是和后世的镜子比,比起这个时代只能粗粗看清人影的铜镜,那是好了不止一点点。

这镜子算是做成功了。杨鹏心情大好,又用刷子给镜子背面的锡汞齐涂层涂上厚厚几层树漆做保护层,这面镜子才算完工。做出了这面玻璃镜子,杨鹏先给杨彤送了过去。杨彤正在屋子里绣花,看到杨鹏拿过来的玻璃镜子,眨了眨眼睛仿佛有些不相信。

“天底下竟然有这么清楚的镜子啊?真的能看清楚睫毛呢!”杨鹏说道:“我没耍赖吧!”杨彤对着镜子左看右看,百看不厌,说道:“原来我生得这么好看的?”杨鹏笑了笑,说道:“我家娘子是最漂亮的了!”杨彤闻言脸上一喜,竟有些脸红了,不好意思再去看镜子。想了想,杨彤说道:“夫君好厉害!”

杨彤笑道:“这面小镜子给你了,你慢慢研究吧!等我做了大镜子,再给你大镜子。”杨彤欣喜地接过了镜子,小心地把镜子放在了桌子上。试验造好了镜子,杨彤就开始组织人手批量生产了。

这玻璃镜子在这个时代是绝对的奢侈品,杨彤决定卖个高价,那自然就要重视保密工作。杨彤决定把镜子的原材料配置、锡汞齐烧熔、锡汞齐刷镜面和刷生漆保护层全部分开来,每种工序交给一个人操作。这样就算有人买通一两个工人,也没法知道镜子的制造方法。

当然,杨鹏还从源头上控制着秘方——透明玻璃只有杨鹏能生产,没有大块的透明玻璃就没法生产镜子。杨鹏找了五个工人生产镜子。杨鹏不需要这种镜子产量很高,五个人一天能生产二十面大小镜子,已经足够杨鹏销售了。看见镜子经过自己手上生产出来,五个工人围着镜子上看下看,说不出的惊讶。原来世界上竟有这么清晰,可见毫发的镜子。工人们对城主大人惊为天人,不明白城主大人怎么能想出这样高明的法子。

城主一定是鲁班下凡吧?城主拿生产好的镜子给手下们观摩,占金国看到镜子第一反应是往旁边一躲。“大哥,这是妖法吧,把我的脸全装进去了!”杨鹏啐道:“什么妖法,镜子你明白吗?”

占金国这才又看了一会,冲镜子咧了咧牙。杨八妹对着镜子看了半天,赞叹道:“大人,这镜子也太清楚了,我终于知道自己长什么样子了!”杨排风看了看镜子,赞叹道:“城主太厉害了,能生产这样的镜子!一定好卖!”杨九妹抓着镜子看了会,说道:“大人这镜子太好了,送个小的给我吧。”杨鹏把镜子分为三种,第一种是手掌大的小镜子,装在一个木匣子的盖子上,可以随身携带,售价十两。

第二种是人脸大小的镜子,可以在镜子里看清楚自己的整个面容,镜子外围用铜框包着,售价三十两。第三种是一米多高的衣冠镜,可以在镜子里看清楚自己的全部身子,镜子外面用木框包着,售价一百五十两。当然,做好了镜子还要做好营销工作。否则把光溜溜的镜子放在店里卖,不知道要多久才会被富户们接受,才会有客户购买。要想客户知道这种新产品,最好的办法就是让社会最上层先把这种产品流行起来。

二月二十八日,杨鹏做好了三十面一米多高的衣冠镜,派人送到汴京城,进献给了官家。大宋皇帝赵恒看着衣冠镜里的自己,久久没有说话。那光洁的镜子里,赵恒看到了自己的全身。自己脸是什么模样,自己的鼻子是什么样,嘴巴是什么样,自己上身如何,下身如何,全看得清清楚楚。就连自己下巴上的胡须,都能一根根看得清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