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敌人突围(2/4)

“还有,下去以后告诉所有的人,不要打骑马的那两个家伙,要抓活的!至于那12个带刀的契丹兵,如果不能抓活的,就立即解决掉!”“殷明德,你们机弩班的任务是打阻击。如果敌人的冲击不强,那就安排一挺机弩随时支援其他方向。这一点就需要你灵活掌握,既不能让敌人冲过去,也要尽可能发挥机枪的威力。”

“最后强调一点儿,抓俘虏的时候,千万不要太靠近契丹兵。当心他们临死反扑,和你们同归于尽!只要没有看见契丹兵的两只手空着,就不要走到他身边!好了,就这么多!回去以后要重申战场纪律,没有命令,不准开枪!”

凌晨五点半,全体战士就在战壕里饱餐一顿,然后进入各自的射击位置。张翔把每个阵地、每个战位都检查了两遍,反复叮嘱注意隐蔽,确保安全。尤其是要等到段志贤和程世杰的枪响了之后,才能瞄准敌人开枪。负责在山顶上了望的杨彤,双眼紧紧地盯着大路的西北方向。一直等到太阳当顶,杨彤终于发现了第一挂大车,然后是第二挂大车。当地六挂大车出现在视线中,她面对三个阵地做出了手势,然后匍匐身子隐蔽起来。

又过了差不多半个小时,一支长长的队伍终于进入众人的视线中。所有的战士,呼吸都开始变得粗重起来。大车最先从段志贤所在的三班面走过,后面果然是两匹马,再后面三米多就是12个契丹兵!拖后十多米,就是康品卿的卫队22人。“啪!啪!”就在大车全部转入弯道的一瞬间,响起了两声清脆的枪声,打破了旷野的平静!

紧接着,四周的枪声激烈起来,哀嚎声、惨叫声也随之响起。张翔的望远镜紧张的扫视着战场的各个角落,只不过一个短暂的慌乱,就有四个契丹兵把挂着指挥刀的老契丹将军拉下马,然后围成一圈趴在地上,箭一致朝外保护起来。

另外八个契丹兵一分为三,两个契丹兵往后一退,就和黑衣手弩汇合在一起,充当临时指挥官。本来那些黑衣人乱成一团,但在两个契丹兵不停地呼喝下,很快就稳住了阵脚。另外六个契丹兵分成两组,分别扑向一前一后两挂大车。在张翔看来,这个架势毫无疑问,契丹兵是要拼死抢机弩。

谁知道这六个契丹兵根本就没有这么做,从是从大车上拖下两个木箱子,直接从里面拿出了两挺机弩!然后就利用木箱子作为掩体,不到一分钟,就已经开始射击!战场形势瞬息万变,张翔终于明白了这句话的真实含义。千算万算,没有算到敌人竟然还有隐藏的机弩!也没有料到契丹兵的护卫队,竟然事先都有明确的分工。看起来一片慌乱,其实契丹兵忙而有序,有条不紊!

两分钟不到,双方就已经形成了僵持状态。张翔虽然恨死了契丹兵,但也不得不承认,无论是战斗素养还是心理素质,契丹兵的确不容小觑。轻视自己的敌人,最后很可能就会被反咬一口。好在张翔极其重视这次战斗,投入的机弩达到了九挺。虽然契丹兵又增加了两挺机弩,战场上还是九比四!张翔这边的火力密度占据了绝对优势,就算契丹兵的箭法法精准,但也不可能搬回劣势!

有人曾经说过:“在战场上,数量优势达到一定程度,就代表着质量!”敌人就地防守,并没有在第一时间组织突围,张翔赶紧调整原来的计划:“胡秉章,你们班的机弩专门压制契丹兵的机弩!宋远程,立即迂回过去,让机弩班抽出两挺机弩,专门打击契丹兵的另一挺机弩。快去!”就这个功夫,契丹兵的两挺机弩已经形成交叉火力,后面指挥黑衣手弩的契丹兵终于抓住机会,组织队伍冲向西南突出部高地。因为到现在为止,这个地方还寂静无声。只要拿下这个制高点,就可以全盘皆活。

都说契丹人一根筋,不撞南墙不回头,那还是很有道理的!杨彤上一次奉命坚守突出部,一直到最后也没有让契丹兵越雷池一步。这一次,张翔故技重施,而且把机弩就是出于这种考虑。但是,机怒的支架却采用伸缩方式,可以随时调整射线高度。这些东西,在过去的两个月时间里,杨鹏讲过多次,还带着大家同时采用机弩和燧发枪现场比对过。

杨彤一来到阵地,就让史连城和崔三儿调整支架的高度,所以契丹兵在下面没有发现这个突出部竟然有两挺机弩!“所有人沉住气,机弩暂时不要射击。”杨彤看见契丹兵带着所有的黑衣人往上爬,顿时低声吩咐:“燧发枪枪全部调整到连射位置,听我的命令再开枪!”这个突出部,整个高度也就是不到八十米,只不过坡度太陡。黑衣人费了半天劲,才爬了一半。直到这个时候,突出部仍然没有丝毫反应,黑衣人就有些放松。然后继续往上攀登,就需要双手帮忙了,否则没有办法站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