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天京新城。(2/5)

施二接过黄老三的两吊铜钱,如痴如醉,如坠梦境。“这是一个月的月钱?两吊铜钱?”村里的先生只跟施二说天京城招人做工,根本没说待遇。估计那先生也根本不相信天京城纸面上写的待遇,干脆没跟施二说,只告诉施二有一口饭吃。所以到了这里知道一个月真的发两贯铜钱,施二十分惊讶。

黄老三吸了口气,好奇问道:“你来应聘时候不知道么,我们城主一个月给两贯铜钱,三餐管肉!”“三餐,管肉?”施二感觉自己脑子已经不够用了,这雇人的城主怎么这么好,给住这么漂亮的大房子,一个月给两贯铜钱,一天三餐管肉,还要先借钱给自己花。这里是天京城么?这城主是大宋的武官么?自己有什么本事,让这些人对自己这么好?

施二早听说过天京城,本来还以为这天京城是个火坑,自己这辈子都是一个苦命的人了。谁知道到这里竟受到这样的待遇。这样的待遇,自己岂不是要比成了亲的大哥要活得好多的,要不了几年,自己就能娶上媳妇了?自己和大哥分家空手来范天京城,竟是一件福事?

想着想着,施二的眼泪就流了下来。噗通一声,施二跪在了黄老三跟前,大声说道:“黄老爹,施二从没想过能过这样的日子!施二多谢城主,麻烦黄老爹和城主说一声,以后城主让我往西,我绝不往东。就是刀山火海让我去闯,我也去了。”

黄老三见这农村孩子这么耿直,笑了起来,赶紧把他扶了起来,笑道:“说什么傻话呢?不要你做那个,你以后在肥皂作坊里用心做事,坚守保密条例就好了!跟上了城主,以后好日子多着哩!”施二爬起来,擦了一把眼泪,用力地点了点头。

杨鹏准备把自己的近两千工人全部搬到天京城。首先要搬的是食盐加工厂,再搬肥皂作坊。食盐加工厂各个工序衔接不太紧密,各种半成品只要备一些存货就不影响生产,某工序搬到其他地方也不影响。肥皂作坊则不同,肥皂作坊各个工序是流水线作业,任何一个工序搬到其他地方整个生产就无法组织了。所以杨鹏决定先搬一部分食盐工厂,等先搬家的人把天京城弄热闹了,再搬肥皂作坊。

单身的工人好办,直接把他们搬到天京城租小别墅就可以了。但是有家室的就比较麻烦了,如果工人的配偶在卫城中有其他差事做,工人们是不愿意让配偶辞去差事搬到天京城里。虽然外面的差事月钱较低,但毕竟那也是家庭的一份收入。

杨鹏让郑元统计食盐工厂的工人的配偶情况,报到杨鹏这里。

最后一统计,杨鹏发现食盐工厂一千七百七十工人中,大概有第一类四百多人是单身未婚,第二类九百多人有配偶但配偶没有工作,只有三百多人属于第三类即配偶在外面有差事的。毕竟这个时代妇女在家纺纱织布做家务的多,出去工作的少,所以第二类人比较多。杨鹏只要为那第三类三百多人的配偶找到新工作,就能把全部产业工人搬到天京城里。

杨鹏觉得这也不是什么难事,以后天京城热闹起来,各行各业都会缺人,三百多工人配偶也就能在天京城找到新工作了。杨鹏决定先搬第一类和第二类合计一千三百多户到天京城,把天京城的人气先撑起来。主意打定,杨鹏就让泥瓦匠在范家庄内修食盐工厂的新厂房。十二月二十四号新厂房修好后,郑元通知工人们搬家。杨鹏组织人手搬运食盐加工机械,争取在三天内把一千三百台机械运到新厂房,然后就继续生产。

除夕夜,食盐工厂中午就提前下班了。顾老二下了班,在天京城北门集市上转悠了一阵,买了一副对联,一挂鞭炮,五斤腊肉、十斤鲜肉、二十斤面粉和十斤各色蔬菜。

他已经随城主搬到了天京城的官厅,如今租住在德信街的一幢小别墅里,租两间房。一千三百食盐工人入驻天京城后,沧州城里的商贩们立即就嗅到了商机——这些食盐工人都是有稳定月钱的消费群体,消费能力可观。不少商贩离开沧州城,把生意做到了天京城里,果然一个个都是生意兴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