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混在北平当知县 第136章 老朱震惊(1/2)

    片刻后。

    一大堆新鲜嫩绿的蔬菜,便被一众禁卫小心翼翼的摆放在奉天殿之中。

    “父皇,这……”

    朱标有些艰难俯下肥胖的身子,将头埋在那一堆蔬菜面前挨个看了半晌,这才缓缓起身,满脸激动。

    “父皇,老四竟然真的在北平种植出蔬菜来了,这真是天大的福瑞啊!”

    老朱同样也是瞪着大眼睛,挨个将眼前的一堆蔬菜都挨个拿在手中翻看了一遍,满脸大喜,比朱标还要激动。

    “这确实是新种出的蔬菜,咱之前还以为老四那混小子想要冬天种植蔬菜,还是北平那酷寒之地,是异想天开,没想到竟然还真的给种出来了。”

    说着,老朱抬头,看向一旁的二虎。

    “送福瑞之人可还在?”

    “回陛下,末将已安排人带着他们歇息去了。”二虎连忙回道。

    “甚好。”

    老朱满意点点头,“每人再赏百两银子。”

    “是,陛下。”

    二虎连忙应了一声,便退了下去。

    大殿内,老朱再次看着眼前的蔬菜满脸激动的转悠了两圈,随即直接拿出一根胡瓜,也不管胡瓜上还冻着冰渣子,直接用手擦了擦,便放进嘴里,咔嚓咔嚓的吃了起来。

    “标儿,咱小时候,家里穷的每天就连糟糠都不饱,谁能想到现在咱当了大明朝的皇帝,甚至到了冬天,咱家的老四竟然还能在冬天种出这么嫩甜的蔬菜了?”

    “标儿你也尝一尝,老四种出的胡瓜,可比浙江、福建那些百姓们种出的胡瓜还要甜脆……”

    “是,父皇!”

    朱标也捡起一根胡瓜,仔细的擦拭了几下,这才放进嘴里,轻轻咬了一口,眉头微皱。

    冰,硬!

    至于所谓的甜脆,一样都没有。

    但是,朱标还是强忍着吃了下去。

    “父皇,这么多的蔬菜你怎么处置?”

    老朱虎躯一震,冷哼一声说道:“那些大臣不是一个个都向你状告老四在北平府,整日雇佣一众百姓干些奇淫巧匠之事,不事生产。

    那咱就用老四献上的这两车蔬菜,办上一座福瑞宴,让他们都亲自看一看,能在冬天种出蔬菜的老四,何等重视农耕?

    看他们这些大臣还有没有脸面再说老四不事农耕……”

    “父皇英明!”

    听此,朱标两眼一亮,想到那些大臣在看到老四种出的这些蔬菜后的神情,浑身上下都透露着舒爽劲头。

    很快,随着老朱旨意的传下,整个应天府上下文武百官、勋贵们,一个个是满脸不敢置信。

    北平那种苦寒之地,冬天土地僵硬如硬石,寸草不生,竟然还能种出蔬菜来?

    无论怎么想,一众文官都想不出燕王怎么能种出蔬菜,难道那位燕王敢欺君?

    至于那些武将勋贵们,则是满脸喜色。

    尤其是,等到一个消息,从中山王府上传出后,武将们更是满脸得意。

    而那些文臣们,则是目瞪口呆,北平府那位燕王真的种出蔬菜来了?

    随即,又陆陆续续有一道道消息,从北平府传来。

    燕王府给府上臣属大肆发放蔬菜。

    燕王府给北平府一众百姓们售卖蔬菜。

    一斤蔬菜一两银子,但整个北平府的士绅商贾们,都争抢着购买?

    一天至少卖了数千斤蔬菜……

    顿时,有人震惊,也有人眼红。

    哪怕是老朱,也都是愤愤骂了一声混账东西。

    但是,北平府距离应天府上千里远,就算是有别的想法,也是无济于事。

    紧接着,随着福瑞宴的开始,京师内的大臣们,也都消停了下来。

    不消停没办法,有老朱镇压着他们,他们根本不敢对大明的那些亲王们有任何实质的想法。

    而且,还是在冬天可以种出蔬菜的燕王!

    而在北平府。

    收到老朱的申饬旨意后,朱棣则是眼中闪过一丝寒光,恨声道:“这些吃里扒外的混账东西。”

    看着朱亮等人递上的名单,郭安也是满脸恨色。

    “殿下,这些蠢货竟然敢向应天城内那些朝臣状告,诬陷殿下,他们今年寒冬的毛衣、铁炉子、玻璃,还有蔬菜都没了。

    不仅今年没了,明年也没有。”

    朱棣冷声说道:“哼,是该给这些士绅们一些教训。”

    “微臣明白。”

    郭安郑重的点了点头,便直接当着朱棣、朱复等人的面,朝着下方的朱亮、李旺吩咐道。

    “主辱臣死,这些士绅们竟然如此不遵道义,见风便是雨,向京师一众大臣状告殿下,引得陛下申饬殿下,此仇不得不报。

    吩咐下去,凡是咱府上铺肆,从此不得给这些蠢货卖上一件物件。”

    “是,郭长史!”

    朱亮与李旺连忙应道。

    朱复眼皮微微抽搐,但并没说什么。

    至于朱棣,则是面无表情的往内庭而去。

    不提燕王府本身的威势,就算是身为掌控北平府所有玻璃、蔬菜、石炭、铁炉子、毛衣上层工坊这一重身份。

    燕王府禁令一出,那些士绅们便感觉到了难受。

    缺少石炭、铁炉子、毛衣、蔬菜这些冬天必备之物对他们的影响并不算太大。

    但是,一些官员、士绅、商贾们,甚至还有一些百姓,因为与燕王府下的铺肆有合作,担心受到影响,竟然都在下意识的疏远他们。

    一夜间,那些士绅们便体会到了众叛亲离,与整个北平府为敌的滋味。

    于是。

    坚持几日,那些士绅们,便都齐刷刷上面乞求原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