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大明肝生活技能 第212章 一道德的野心(2/3)

    别人可以不见,苏泽是福建解元,是汪道昆的学生,这些官员的管家都是极有眼力劲儿的,自然立刻通报汪道昆。

    汪道昆立刻放下手里的稿子,来到会客的偏厅见了苏泽。

    “学生拜见恩师。”

    看到苏泽提着的一些书,汪道昆知道苏泽没有送贵重的礼物,他摸了摸胡子,心中倒是相当欣慰。

    自从给他就任福建巡抚之后,不少学生就登门拜访,但凡是携带了贵重礼物的都被他轰了出去。

    汪道昆出自巨富之家,自然不贪图学生这点礼物,他看苏泽更加顺眼起来。

    两人寒暄了两句,汪道昆越发感觉投契,苏泽在文学创作上的很多想法和他不谋而合,尤其是汪道昆喜爱的创作,苏泽总能说出一些关键之语。

    一想到这里,汪道昆站起来说道:“汝霖,我有一个好友寄了份稿子给我,请你一起来看下吧。”

    好友?这个好友不会就是老师您自己吧?

    苏泽心中嘀咕,跟着汪道昆进了书房。

    明代文人往来的信件,书写的公文,这些都是要存在书房的,对于读书人来说这是最重要的地方。

    汪道昆让苏泽进书房,也说明他真的将苏泽当做弟子看待。

    苏泽更觉得这一次拜访汪道昆是找对人了,他按下心情走进书房,然后垂目站在原地,一副不该看的绝不多看的乖巧样子。

    汪道昆更是对这个学生满意,他将几份文稿递给苏泽说道:“汝霖你看着。”

    汪道昆又让书童搬来圆凳,送上茶水,苏泽看到第一章节,果然是《金瓶梅》。

    老师,还说你写的不是皇叔!

    作为明史研究生,苏泽自然是仔细拜读过这本书。

    《金瓶梅》化用的宋代背景,其实写的还是大明,最直接的就是整本书中的物价都是大明的物价,买东西也是用的银子,宋代还是基本行铜钱的。

    苏泽认真看完了开头,和后世的版本稍有出入,但是故事还是这么一个故事。

    放下手里的文稿,汪道昆迫不及待的问道:

    “汝霖觉得如何?”

    苏泽沉思一会儿说道:“令人发醒,回味无穷!”

    汪道昆没想到苏泽竟然给出这么一个答案。

    “汝霖有什么感受?”

    苏泽想了想说道:“悲从中来。”

    汪道昆大喜过望,有了高山流水觅知音的感觉,他立刻拉着苏泽说道:

    “为何而悲?”

    “为人而悲,为世道人情而悲也!”

    汪道昆激动的说道:“我写的时候,哦不是我第一次读到这本的时候,也是同样的感受。”

    果然是老师你写的吧。

    苏泽没有揭穿汪道昆的口误,而是继续说自己的读后感:

    “这篇文章,是为了警醒世人,劝人向善,书中之人物栩栩如生,都仿佛坊间所见,也因为写的是世情,才更让人觉得众生之苦。”

    知音啊!

    汪道昆立刻说道:“汝霖懂我!”

    这是承认了吗?

    汪道昆又改口说道:“我初读也是这么想的!”

    苏泽又说道:

    “不过老师,众生何苦啊,可书中的人还有因果报应,这人世间没有因果报应又要怎么办呢?”

    汪道昆沉默了。

    汪道昆家中是徽州府大族,家中有不少人出仕做官,他自己也是官场众人,自然明白苏泽的意思,这世上很多坏人,并不会和中那样,得到因果报应的惩罚。

    如西门庆这样的人,往往纵情享乐甚至要比普通老实读书人爬的更高。

    而书中很多人物原型都是汪道昆见过的,听过的,有家道中落的,也有家产兴旺的,这些都让汪道昆十分的迷茫,世间也许没有因果报应,积德行善不一定有好报,作恶多端也不一定会被惩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