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出海归来,我献上世界地图 第九十三章 君臣缓和(1/5)

    加爵三级,赵泗的爵位从右更直升驷车庶长。

    爵位从十四级直升到十七级,压在赵泗头上的爵位也就只剩下了大庶长,关内侯和彻侯。

    距离封侯也仅剩一步之遥。

    新的玉板冠已经送到,同时还有新车。

    驷车庶长,顾名思义,以后出门可以乘坐由四匹马拉着的车,基本上已经是人臣规格极致。

    到了这一步,赵泗才算是真真正正的成为了上层贵族,成为了货真价实的人上人。

    至于官职,赵泗已经在郎中令干到头了。

    接下来要么就是晋升郎中令把蒙毅挤下去,要么就是外放高升。

    “恭喜你了,赵驷车!”李斯帮助赵泗佩戴好新的板冠,退后两步仔细观摩以后发出感慨。

    其实爵位和官职的晋升李斯倒不以为意,他更在意的是开府之权。

    春秋战国时期,因为君权并不集中的缘故,开府之权基本上是中高层贵族的标配。

    世卿世禄制度之下,每个部门的官职基本上都是依靠血脉来延续。

    在那个时代,爷爷是丞相,父亲是丞相,儿子是丞相,一家三代丞相人,为国鞠躬尽瘁的事迹数不胜数,官职乃至于部门基本上沦为一家私物,故而基本上大一点的贵族都有独立的人事任命之权,君王也不能过多过问。

    从商鞅变法到始皇帝一统天下。

    这种情况有所缓解。

    君王若想要集权,除了消灭世卿世禄制度以外,人事任免的权利也必须拿到手里。

    在始皇帝继位以后,也就只有三公九卿在一定范围之内保留着开府之权。

    赵泗以郎中身份获得开府权力,在李斯看来,成为三公九卿,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了。

    这才是最受李斯关注的事情。

    赵泗这小子,压不住了!

    恐怕等到始皇帝的驾撵回转咸阳,就要真正意义上的一飞冲天。

    哪怕不是三公九卿,有开府之权在手,哪怕只能任免低级官吏,赵泗都能够顷刻之间拉起来一支属于自己的政治势力。

    更不用说,除了低级官吏的任免,赵泗还能够荐官。

    关键是,赵泗的荐官,始皇帝他是真听啊。

    荐一个要一个,除了不得不承认赵泗挑选门客确实有一手之外,始皇帝对赵泗的信重才是李斯羡慕不来的事情。

    向始皇帝提出人事调动建议和规划李斯也是经过了深思熟虑,确保了其中没有滥竽充数之辈,可是提交上去,迄今为止已经过了好几个月,到现在还没有正式通过。

    “开府之事你无需介意,如今你还是郎官,没有太多实务,就算任免官职,也只能任免一些虚职,不过伱这郎官应该干不了太久了。”李斯笑了一下开口说道。

    “虚职也是食国禄,倒也不差。”赵泗笑了一下。

    他现在也不是官场小白,怎么可能不知道开府任事的权利在大秦意味着什么。

    开府之权,在皇权沦丧的乱世十分不值钱,随便一个军头都能拉几个幕僚把控一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