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出海归来,我献上世界地图 第十五章 赵泗名声大噪,始皇帝生日临近。(1/5)

    造纸术和印刷术的诞生是一件大事,二者相辅相成。

    最起码,赵泗以后在天底下的名声,不会差了。

    对于百官而言,赵泗有如今的一切或许是运气使然,毕竟赵泗看起来没有什么真正的学问,也没有治理过地方,更是没有一点军功。

    三种仙粮是海外寻得,亩产爆炸的稷是恰好长在了赵泗地里,印刷术造纸术也是匠人发明……

    可是,百姓不在乎赵泗有没有实功,底层士子也不在乎赵泗有没有实功。。

    真正的受益者是万万千千的黎庶和底层士子,千百年后,赵泗是要被立庙称颂,祭祀不绝的。

    赵泗在百官眼里有点像吉祥物,能力啥的都不好说,但是这小子身上是真有好事啊。

    最最关键的,还是赵泗是清贵的郎官,走的是正经晋升的路子,对百官来说不是外人。

    宴席之上,几乎在场的所有官员都和赵泗打了个照面,并且对赵泗捯饬出来造纸术和印刷术大加赞赏。

    叔孙通也是如此,不仅当面肯定了赵泗的功劳,回到座位以后,还和周围的博士继续吹捧赵泗。

    “博士何故如此?”

    有人不解叔孙通对赵泗的赞赏,叔孙通将赵泗夸的有点天上地下绝无仅有了。

    不仅仅是夸赵泗弄出来造纸术和印刷术,还夸赞赵泗的德行,称赵泗是真正的君子。

    君子,在这个时代,尤其是对于儒生来说,可不是随随便便的客套话。

    捯饬个造纸术和印刷术,怎么就和德行挂钩了?甚至还说赵泗有古之圣贤名臣之风?

    一众儒生认为这未免有些夸大其实。

    当然,这也跟叔孙通喜欢邀功请媚有一定关系,叔孙通学术造诣很高不假,可是他喜欢迎合君王喜爱,颇有前倨后恭之态,儒家内部不认可他心中轻视他的人大有人在。

    这也是叔孙通身为待诏博士,其余几个儒生竟然敢当众反驳他的主要原因。

    “造纸术印刷术,于国是大功绩,可是于私难道不是价值连城?赵泗不贪吝财物,慨然献出,难道不是君子之行?

    眼下赵泗官加侍郎,随侍王前,恩宠比之蒙毅赵高更甚,迄今为止,君恩浓厚,鲜有人得,而赵泗为公不曾因此祸乱朝纲,甚至屡次利国利民,于私不因为君恩而倨傲,贪吝者见财失义,好权者得恩重而挟人,赵泗之为,难道称不上君子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